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4章 画平水患(上)(1/2)

我虽然生活在太行山区的农村,但读小学时,老师常常带着我们与平原上的同龄学生进行学业上交流活动,在当时这是个很新潮的做法。那一年的夏天,我们雁浦村小学派出五个学生代表到冀中平原上潴龙河畔与一所叫做千里堤小学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

潴龙河是河北省境内冀中平原上一条著名的河流,它的右河岸就叫千里堤。著名作家梁斌在其代表作《红旗谱》一书中多次提及千里堤。潴龙河的上游沙河、磁河、孟良河等水系于安国市军诜村北汇流后,始称潴龙河。潴龙河向东北流经博野县、蠡县、高阳县,流至安新县的高楼村北注入白洋淀。潴龙河属海河流域大清河系。大清河系位于海河流域中部,北界永定河、南界子牙河,西起太行,东经独流减河和天津市海河分流入海。大清河系一共分南北两大支流,潴龙河为大清河南支主要行洪河道。

潴龙河有过很多神奇而美丽的民间传说。其中一个说的是我国五代时后梁太祖朱温死后变成了猪精,肆意危害四方乡里,把老百姓折腾的苦不堪言。有一年,后周大将赵匡胤由河北邯郸千里送京娘赴汴梁,发现澶渊一带洪水泛滥,民不聊生,盗贼蜂起,很是生气,决心为民除害。后来打问清楚是这个猪精作怪。赵匡胤气冲丹田,搭弓一箭,一箭射中了猪精的右眼。猪精疼痛难忍,兽性大发,发誓要用嘴拱河一万里,造成水灾淹没大宋江山。

一日,赵匡胤身挎弓箭站在汴梁城南金堤凤凰台上夜观星象,偶尔撞见猪精又在风雨堂东侧头拱金堤。赵匡胤急忙拉弓又射了它一箭,射准猪精的左膀。猪精疼的“嗷”的一声怪叫,霎时间天昏地暗。猪精带着箭向北逃窜,来到了冀中平原。天色明亮了以后,平原上不见了猪精,却出现了弯弯曲曲的一条河。因为朱温曾经当过后梁的皇帝,于是这条河便取名为潴泷河。

在交流学习的日子里,我们每天晚饭后会来到潴龙河的千里堤上玩耍游戏。我是第一次来到平原上。平原上真好,没有险峻的大山,没有崎岖的羊肠小道,也看不到一块石头,只有看不到头的天际和模模糊糊的地平线。

有一次,我看到一尊高大的雕像,是一个留着大长胡子的古代人。雕像底座上刻着两个大字:颜元。颜元是什么人?我不了解。回到学校请教千里堤小学教语文的闫老师。我真是问对人了,这个闫老师竟然是研究颜元生平事迹的专家。

闫老师告诉我们,他祖上原来也姓颜,和颜元是同族,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改为姓闫。听了闫老师的讲述,我才知道这个颜元敢情大有来头。他是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颜李学派创始人。原字易直,更字浑然,号习斋,河北省博野县人。颜元一生以行医、教学为业,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习动"、"实学"、"习行"、"致用"几方面并重,亦即德育、智育、体育三者并重,主张培养文武兼备、经世致用的人才,猛烈抨击宋明理学家"穷理居敬"、"静坐冥想"的主张。其主要著述为《四存编》《习斋记余》等。这些东西我当时都听不懂,最喜欢听的是闫老师讲的颜元画画平息潴龙河水患的故事。这个故事,多年来一直流传在冀中一带,在当地传为佳话。

潴龙河的流域面积并不大,只有博野、高阳、蠡县和衡水地区的安平等县。博野县地处潴龙河的中上游,河床比较狭窄,又由于河堤年久失修,河道之内严重的淤泥阻塞,所以每年一到雨季,洪水肆意改变河道,横冲直撞,泛滥成灾,多处房屋被冲毁,大片庄稼被淹没,两岸的老百姓流离失所,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自从康熙皇帝亲政以后,博野县的老百姓听说他是一位爱民如子的有道明君,就纷纷上书,要求地方官员尽快奏明朝廷,迅速下拨银两和粮食,彻底治理潴龙河,以解除沿岸群众的疾苦,为一方百姓谋求福祉。

康熙皇帝看过地方官员的奏章,大吃一惊,潴龙河灾情竟然如此严重!于是火速下旨给博野知县,责成他务必尽快把潴龙河水患治理好,保证两岸的老百姓安居乐业,否则,必将严加惩处。

博野县的知县姓朱,名叫朱三庸,是顺治年间的两榜进士。他接到朝廷的圣旨后,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即筹措银两调动民工开工治河,并亲自出马监督治水工程。可惜,这个朱三庸是陕甘人士,久居干旱之地,对治理水患一道是个门外汉,只知道垒石夯土筑坝加堤,别的方法却一窍不通。哪知坝高赶不上水涨,银子花了不老少,水患却一点儿也没有减少,反而越治越多越治越大。每年夏天一到,潴龙河两岸依然多处决口,冀中平原上随处可见逃荒要饭的人群。老百姓对知县朱三庸这种劳民伤财的治河办法很不满意,投诉他的奏章像雪片一样飞向朝廷。

这一年的农历五月初,小麦快要成熟,雨季马上就要来临。康熙皇帝再一次降旨给博野知县朱三庸,说如果今年潴龙河治理再不见成效,不光你的官做不成,还要判你个渎职之罪关进大牢。

康熙皇帝发了火,朱三庸着了慌,天天像热锅上的蚂蚁胡走乱串坐卧不宁。他连续数次召集士绅保长地方乡贤进行商议,研究治水对策,并带领县丞衙役亲临潴龙河道巡视查勘,可最终还是未能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治河方案来。如此一来,朱三庸更是着急上火寝食难安,牙也疼了,眼也红了,腮帮子也肿了,舌头生了疮,嘴上长了泡。心里有事,日夜思虑过度,最后造成消化不良,肚子也胀成了鼓。

这一天,朱三庸带着病体从潴龙河巡查回来,路过一个大集市。集市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把道路堵了个严严实实,朱三庸的轿子过不去了。若在以往碰到这种情景,朱三庸会带着人绕道而行。平心而论,朱三庸还是一个能够体恤民情的好知县,不愿意扰乱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也没有搜刮过民脂民膏。可今天的情况有点特殊,这些日子为了治理潴龙河的水患,把个朱三庸搞得焦头烂额心神不定,正在烦恼不已,脾气就变得有些暴躁。他看见这么多人堵在这里不给自己让路,火气“噌”地一下就蹿了上来,立刻喝令皂班衙役上前驱赶人群。赶集上庙的老百姓一见如狼似虎的皂班衙役们横冲直撞了过来,吓得纷纷躲避。于是,集市上很快腾出一条通道来,朱三庸的轿子这才得以通过。

谁知刚走了不多几步,轿子就又走不动了。

又是怎么回事?朱三庸生气地问。

一个衙役前来禀报,大老爷,前边有一个人挡住了去路。

是个什么人?朱三庸怒气冲冲地说。

禀报大老爷,是一个摆摊卖药看病的郎中,在大街中间坐着哩!

摆摊卖药看病的郎中,竟然坐在大街中间,快快把他轰走!朱三庸挥了挥手说。

衙役们来到大街中间要赶走郎中,不料郎中死活不走,还说听说知县大人得了病,我要在这里给他看病,你们为什么要赶我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零零读书网 . www.fslll.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零零读书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