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再提出自己的构想,
如果能在码头上建立一个人工传送带,
两边站力夫,中间轮换巡逻,保证传送带的正常运行,
这样,从一开始,力夫将货物搬上传送带,
到货物通过传送带到达另一边,再由另一边的力夫将货物卸下。
常盛甚至还进行了前后比较,
阐明这安装前后的人力使用的差距。
后面还附上了一幅草图,上面有两根传送带的设计图,
一根从码头到船,一根从船到码头。
最后总结,这个设计可以让货物运输更加快速,
同时减少了力夫的搬运过程,还极大地保护了力夫的人身安全。
甚至,常盛还考虑到了增加传送带,
力夫的工作量减少了,如何向官府献言,
保证力夫的收入不变。
周维将看着这篇报告,心里暗赞。
虽然这篇报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但也可以从中看出,常盛是经过了实地考察,
从中进行了思考,还在里面引用了一些历代名人名句: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从细微处见知着,不以善小而不为。”
周维将看得连连点头,看向常盛的眼光也不禁带了些欣赏,
常盛被看得有些骄傲,又有些心虚。
这篇报告是他写的没错,但也是他向沈清楠抱怨,
钟夫子让写的报告有些不好弄时,
沈清楠就给他出了些主意,包括文章里面的结构,
沈清楠还专门写了一个结构图给钟夫子,
钟夫子也是受了沈清楠的指导,照样原搬这实践报告一词
至于具体如何做,钟夫子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看到沈清楠的结构图,可是高兴得紧。
钟夫子不仅自己学习了,还进行了一些细小的改动,
也就发给了学子们,让大家按照这个格式来写报告。
常盛跟沈清楠说起常远山受伤的事儿,
沈清楠就启发他,如何能够让力夫更加安全和省力,
常盛因为有着之前在码头搬包的经历,
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才写出了这篇报告。
报告交上去,钟夫子也是赞赏不已。
还在课上拿出来当范文。
所以钟夫子让常盛把报告拿些出来,
出于私心,常盛就把自己的也夹在里面拿了出来。
果然得到了魏大哥的青睐。
不过,要是被沈姐姐给知道了,是不是又会笑话他了。
周维将不知道常盛的内心活动。
他更在意的是钟夫子,看了这些报告,
周维将从钟夫子的教育理念里,看出了钟夫子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
这是一位敢想敢干、有思想的文人,
假以时日,必定非池中之物。
能引导自己的学生从这种独特的社会实践中,
借助自己学到的知识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只能说明钟夫子本身就是一位有大智慧的文人。
周维将在青州也不是没有见过文人,
绝大多数人没有这样非凡的想法和做法,
只懂得循规蹈矩,毫无新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