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是啊!”
其他人也点头应道。
莫怀瑾这才消气,他端起茶杯微微抿了口茶水,好一会才说道。
“既然,咱们这些人今天也聚在一起了,那就议一议这个最高奖,颁发给谁吧!”
“今天就议?”
范老讶异道:“不还有半个月时间吗?”
莫怀瑾默然道:“早议晚议都一样,奖杯只有一个,也不是什么难事,就今天吧!”
……
大概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讨论,在一干人复杂的眼神中,龙国文学奖的最终得主被敲定。
莫怀瑾也回到了自己住处。
想了想,他打开自己的围脖写道:“今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一年,新年开端,我便有幸拜读两部优秀的大作。这是我龙国文坛之幸,也是作为龙国文人之幸。
很多读者看不懂《审判》,其实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它是一篇表现主义长篇小说,在我个人看来,即便算上国外文学,《审判》也是表现主义的巅峰之作。
那么,何为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作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
在《审判》中,顾言影射的是法,无处不在的法!而这法又不仅仅指法律,而是社会强权,舆论力量等一切超越个体而存在的社会力量。
在K三十岁生日那天的清晨,他无缘无故被捕了。他确定这是一个错误,一个天大的玩笑,他想证明自己的被捕纯粹是一场误会,但身边的所有人却都对法深信不疑……
这是一个在法的威慑下上演的有着既定结局的故事。他积极澄清,多方奔走,但却始终未能摆脱法的框架,在法的阴影笼罩下,所有的努力都化为泡影。
法是“被罪吸引过去的”,没有缘由却要求绝对服从。一旦开审,必然有罪。
为什么?
因为人们既定的思维模式!
K最终的结局是被处死了。因为,在社会面前,个人显得无助而又孤单,强大的社会力量和既定的思维模式约束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个人自信的反抗又能持续多久呢?
法在K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
再联想到最近发生的事,我认为,他是在借这篇《审判》控诉。
控诉什么?
诉那铺天盖地,断章取义的污蔑,那不问青红皂白便妄下结论的处置!
笔能杀人!近段日子以来那铺天盖地的黑海,便是社会力量压迫个人的赤裸裸的例子!
还控诉什么?
控诉权威!
我很心痛。
人民赋予的权威,竟然公权私用,用来审判我龙国文坛未来之希望!
这是断然不能接受的,作为龙国文协会会长,我决然不能同意,并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对参与其中的人,进行严惩。“
莫怀瑾此文一出,群众哗然。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