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争故技重施,三炮轰平了多田骏的师团部。不仅解了围攻根据地的危机,同时他也获得了大量积分。
而田代皖一郎和香月清司的死和他就没什么关系了。
是他命令王剩带人干的,而香月清司更是被王剩用狙击枪直接击毙。
为了击杀香月清司,王剩愣是在天津大教堂的楼顶趴了一天一夜,这才找到机会。
其实安大争轰杀多田骏也属于是无奈之举,
日军四路大军,虽然不断的被独立纵队的袭扰,但是依旧没有能够成功阻止日军一步步向着根据地核心腹地挺进。
甚至他们一个小分队已经潜伏到了指挥部不足五公里处。
要不是被附近村的民兵发现,并且冒死开枪预警,他们还真有可能会伏击成功。
虽然最后打退了这小股日军,但是根据地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这股小分队一路上为了掩盖行踪,杀死了所有他们遇到的百姓。
而在抵挡这股小分队,掩护指挥部撤离的战斗中,整个警卫营几乎损伤一半。
就连杨政委都在撤离时中枪受伤,所幸只是打中了胳膊,没什么大碍。
而四路大军也距离根据地核心腹地不足二十公里。
在最后关头,各路的部队不得不聚集在一起,阻击鬼子的疯狂进攻。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各团战士们死战不退。就连一直没有参战的空军部大队,战车大队,防空大队也全部上了战场。
而就在这个岌岌可危的时候,安大争才做出了这个堪称釜底抽薪的大胆行动。
他驾驶飞机,利用系统可以识别日本人的功能,成功在空中锁定日军师团部。
三颗重磅炸弹直接投在了日军师团部的指挥部头顶。
多田骏老鬼子估计连收尸都省了,直接就帮他连骨灰都一起给扬了。
这才让四路日本大军撤退回了宣化。
尤其是德岛联队,因为他们贪功冒进,又缺少补给,差点全军覆没。仅有不到1000人逃回宣化。
是四路进攻的日军部队中唯一被我军打退的一路。
而第11师团经此一战,伤亡率达到惊人的七成,超过五成死亡。加上师团长阵亡,不得不撤回日本本州岛重新整编。
他们也是日军17个常备师团中继第6师团之后第二个被彻底打残的师团。
而整个冀北抗日根据地在此战中死伤军民也超过6000人。其中包括来不及撤离的2000多百姓惨遭日军杀害。
不光如此,我军的弹药也几乎消耗一空,战后,我军剩余弹药人均不足五发,炮弹不足200发。
最后的阻击战时,不少战士子弹都打光了,不得不和日军展开数次惨烈的白刃战。
而囤积的药品,纱布更是消耗一空,很多原本能够救援回来的战士白白牺牲在病床上。
另外,根据地范围内数十个村庄被日军焚烧一空。
根据地遭受了成立以来最大的损伤,让各级指战员心疼的直抽抽。
要不是安大争炸掉了日军师团部,让他及时回了一波血。估计损伤还会更上一层楼。
而好处就是,此战让更多国民意识到了日军的残忍,纷纷踊跃报名参军。
使得根据地的兵员得到了大量的补充。
据战后统计,此战一共历时20天,我军共计袭击日军1130多次,击杀日伪军超过两万五人,伤者不计其数。
此次战役是第一次完全由我共产党军队主导的正面对抗日军的大规模会战并取得胜利。
史称:涿鹿会战。
这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也被各界人士奉为经典。
其战斗过程之惨烈,战术运用之巧妙,兵力布局之稳妥。无一不被人盛赞,很多国民党军队的大佬和我军大将都对此战进行多次推演。
从鸡鸣山血战,到水淹蝴蝶谷,再到化整为零袭扰日军四路大军,再聚集到一起坚决阻击,最后的轰炸师团部,一锤定音。
简直把天时地利人和运用到了极点。
不少军校甚至把此战编入教材当中。
而作为此战的领导者和指挥者的安大争,博将军两人,在军界的名声甚至一度盖过了“殉国”的赵登禹将军。
而唯一的坏处就是,不入流的那位以为学到了此战的精髓,竟然在第二年的时候,为了阻挡鬼子南下。
企图再次上演水淹七军的戏码,掘开了花园口,造成了河南省数百万人的大水灾。
气的当时正在养伤的安大争伤口迸裂,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战后,安大争为了更好的宣扬抗日救国,招募兵员。
成立了文工团,还特意把炊事班老班长一家五口两代人的抗日故事改编成戏曲。由文工团到各个村子和部队文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