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你也确认这是上官婉儿的真迹吗?”宁琳琅听到张辰的话后,兴奋地问道。
张辰很确定地点点头,道“这的确是上官婉儿的真迹,你说的那本《前朝文史概略》我也看过,那里边说上官昭容笔力有王会稽九成功力,盖前人不可及也,你看这些字是不是要比虞世南和褚遂良临的《兰亭序》还要更具有气势。
另外,唐韵还有一本唐代李成安的《墨撰集》,只有薄薄的四十多页,对宣宗朝之前历代书法家做了详细的评论,里边也对上官婉儿的字有详细描述。说她的字虽然不及王羲之,但是却在王羲之的基础上增加了几分端秀气。
你看这些字,是不是和我说的一样,历史上能够把王羲之的字学到这个程度,又如此端秀的,除了上官婉儿,在没有谁能做到了。
而且你想想看,上官婉儿是专门负责拟诏的,这些诏书又是全部加盖了皇帝玺,真实性就无可置疑了。基本上可以这样来认定,只要是加盖玉玺,并且是这样字体的诏书,就都是上官婉儿的手迹,除非这是一件赝品。”
宁琳琅有点犯愁道:“我开始也认为很可能真迹的,所以才会买下来,而且还有这只盒子在,哪怕里边的东西是赝品,这只盒子也值两万块了。但是物品的确没有见过上官婉儿的真迹,回来之后总觉得不大稳妥,就找师父和太师叔去看看。
可是这世上谁也没见过上官婉儿的真迹,师父和太师叔也觉得真是真迹,石老看过后也基本肯定了,但是却都没有有力的证据来说服。太师叔说你见闻广博,也许会有什么有力的证明,所以只好是等你回来了。”
董老不但要操心藏协的事,又要分担考古方面的工作,故宫那边的事也不能全放下,还带着一批博士生,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窝在唐韵去学习。早知道唐韵的藏书很有内容,可是一直也抽不出时间来,这时候倒是有些羡慕张辰的年轻和无拘无束了。
好在张辰是陈氏门下的弟子,能够有成绩也是师门的荣耀,自己这个做师伯的也与有荣焉。问道:“小辰,那两本书上就只有这么多内容吗,还有没有其他有力的证据?圈内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眼力去判断,但是普通的收藏爱好者可就做不到了,如果能有更详实有力的证据,这对推动收藏界的发展是很有利的。”
张辰想了想,道:“有,其实上官婉儿的字我以前就见过,那是我爸去世之前半个月的时候,他在南宫收了一份残缺的奏折,就是上官婉儿写的,后边还有武则天的御批。因为那都是我爸的东西,我后来就全部锁保险柜了,没有再拿出来看过。
而且《墨撰集》里边对上官婉儿的字有详细的点评,内容有一千三百多字,把她排在了和唐四家并列的位置,可见她的书法在当时还是很有地位的。也许是他后来被李隆基以不太好的罪名斩杀了,史书上也没能公平客观地对待,所以她的一些东西就被排斥了。”
董老也是第一次听说,张百川早在几年前就收藏了上官婉儿的手迹,要说在她们师兄弟五人里,张百川的天赋是最高的,想起自己的师弟,心里不免有些难过了。
沉默了片刻之后,才又道:“能够有这么多详实有力的证据,琳琅收回来的这几件东西就更有说服力了,说不来还要当做鉴定上官婉儿作品的标准呢,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啊。
这样的作品能够留到今天,一千三百多年了啊,能够和唐四家并列,这可就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了。欧阳询、虞世南等人留下来的,也多是一些拓片,真正的手迹几乎是没有流传,上官婉儿是因为政治斗争的失败被杀的,能够留下来的手迹就更为珍贵了。
上官氏在初唐到唐中期这一段时间一直都是在文坛上很活跃的,尤其是上官仪首创的诗歌风格‘上官体’,在诗歌体格从齐梁新体诗到沈、宋律诗的过度种有承接作用。上官婉儿也是承袭了上官体的精髓,并且把上官体发扬光大,成为唐代诗歌的一个体系,一直到晚唐时期,都属于唐诗体系中的雅体。
上官婉儿本人的文采也极为出众,影响快乐整个中宗一朝,甚至之后更长的一段时间,后来名声大噪的宫廷诗人沉佺期和宋之问都得到过她的指点,对唐代的是个遗书水平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被称作‘中宗文坛的标志者和引领者’。
能够在封建社会里,以女流之身影响整个文坛,中观整个中国文学史,这样的大才女屈指可数,上官婉儿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她的书法笔力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写出如此端秀而恢宏的一笔好字,就更加确定了他在文学方面的地位。琳琅,你这回可真是捡了超级大漏了,直追你师兄的那两幅王羲之真迹啊。”
一直以来,宁琳琅都是跟着张辰跑来跑去,被张辰的成功掩盖了她的闪耀光芒。否则就凭她跟着宁爷学到的知识,和她在古玩收藏鉴定上的功力,绝对也是年青一代中的领头人物,就想上官婉儿手迹这样的藏品,才是她实力的真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