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印度完全不受气候限制,一年四季都可以工作,而且东印度的资源很丰富,完全具备发展工业的实力。大量俄罗斯人和华人的到来,为东印度带来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以及最宽松的营商环境,自日俄战争后,东印度的经济发展几乎是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在增长,这在全世界都是很罕见的。
东印度是乔治的私人领地,不需要向帝国纳税。
乔治也不靠东印度赚钱,这些年没有从东印度拿走一分钱税收,这种环境就让维特这个前财政大臣如鱼得水。
在圣彼得堡担任财政大臣的时候,维特每天都为钱发愁,帝国国库盈余从来没有超过1000万卢布。
乔治邀请维特来东印度的时候,维特还以为东印度和传统意义上的海外殖民地一样,只发展单一经济,毫无前景。
来到东印度之后维特才发现,乔治这個领主不仅不从东印度捞钱,而且还从阿穆尔向东印度输送各种急需的资金和技术,这要是还发展不起来,维特还不如买块豆腐撞死。
维特并不是没能力,否则他也不会被亚三看重。
维特缺少的是魄力,不像斯托雷平那样杀伐果断,他只是帝国的裱糊匠,有能力也没有空间发挥。
乔治把维特打发到东印度之后,就像把维特给忘记了一样,经常是好几个月都没有一封电报过来,于是维特就每个星期都主动给乔治发电报,向乔治汇报工作。
“这里真是太棒了,天气虽然热了点,但是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煤、铁、天然橡胶,石油和天然气,简直应有尽有,我真不明白荷兰人为什么要放弃这里。”
维特对东印度的看法,和安德烈截然不同。
对东印度的认识也不够充分。
荷兰人并不是主动放弃,而是殖民统治秩序已经彻底崩坏,所以才不得不把东印度卖给乔治。
不过维特也要离开东印度了。
斯托雷平遇刺后,尼古拉连续更换了两位财政大臣,都不够满意。
这时候尼古拉才想起斯托雷平的好。
可惜已经晚了。
尼古拉刚登基的时候,和维特配合还算默契。
后来维特逐渐失去了尼古拉的信任,于是就被边缘化至今。
维特内心深处,还是愿意为沙皇效力。
和俄罗斯帝国相比,东印度也确实是不够看。
“如果你不愿意,你可以拒绝,尼基那里我去说。”
乔治不希望维特离开,好马不吃回头草。
“欧洲的情况已经很紧张了,只要陛下和帝国需要我,我就必须返回圣彼得堡。”
维特的话让乔治火大,人才还是得自己培养的才用着顺手。
“如果战争爆发,帝国财政将承担巨大压力,你做好准备了吗?”
乔治提醒维特,要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
“是的,我准备好了。”
维特踌躇满志,看样子他在东印度学到了很多经验。
(本章完)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