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过程,可与三法司没有丝毫关系。
而这一次,文也好,武也罢,被掀的盖子,却皆在三法司走着流程。
文武的制衡之下,倒是让这场风波,成了母庸置疑的反腐行动。
毕竟,在文武制衡监督的三法司走流程,没有母庸置疑的证据,那可就是漏洞,是小辫子,被逮住了,那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如此之下,落马的文官也好,武将也罢,显然都是有罪之人。
文武的焦灼重心,也在于三法司。
但相比较文官,武勋的优势,显然更大。
毕竟,武勋能够制衡监督三法司,但文官,可监督不到军法司。
武勋们查到了,往三法司一递,监督之下,不想查也得查。
而文官们查到武勋糜烂,却只能转交军法司,成了军队的内部事情。
而大恒的军队,从前明时期起,就早已彻底与文官无关系,现如今虽随着秩序正常,文官与军队的关系,也仅仅只是限于后勤而已,对审查,监督,根本难有触及。
这一点,在如今这个局势之下,显然至关重要,对于文官而言,更是致命的缺陷。
随着时间的演变,这个缺陷,在这政治的斗争中,显然愈发明显。
步步紧逼,带来的,便是步步溃败,到最后,这场风波,俨然又快要演变对地主士绅的清洗。
只不过,唯一不同的是,曾经的主导权,在于天子,文官士绅们只能被动承受。
而这一次,被圈定在朝堂三法司中,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武勋”借着职权的优势……逼着文官们自己拿刀子割自己的肉。
问题的核心,俨然是……文官,在文官的主场,却无力主导,甚至被他们一向看不起的武人逼迫着,连反抗都无力反抗。
其原因为何,已然很是清楚。
那就是,在文官的主场,充斥着大量武勋势力的“假文官”,大大的压迫着传统文官士绅大恒的生存空间。
且如今选材教育体系都未曾确定,文官士绅们的新鲜血液,要么被排斥在大恒秩序之外,要么,就成为了非正统出来的文官。
厚厚的隔阂,导致根本无法与传统文官形成合力,扞卫大恒秩序之中他们这些传统文人士人的生存空间。
换而言之,问题的核心,就一点,即……选材教育体系不确定,没有一个源源不断培养文官选拔文官的体系,给文官补充着新鲜血液,大恒的文武之势,文官,就永远会被武勋压制。
他们之前之所以能与武勋抗衡,那也只是因为……天子对武勋的打压。
而非他们自己想像中的那般,是天子扶持着武勋打压他们文官士绅……
在大恒建立,以武立国,改朝换代之后,前明的那个政治环境便随之演变,文贵武贱,已经快要成为历史!
在这昭武六年,持续了整整一年的风波之中,不少文官,已经不由自主的认识到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时代早已经变了,他们却还沉浸在以往的清贵荣光之中,哪怕察觉到了变化,却也不愿接受。
可事实,并不被他们主导,他们也没有太多的选择权。
大恒,只要大恒的文人士人。
他们死守着所谓的清贵荣光,纵使能坚守一时,也守不住一世。
大恒,终究不是大明。
昭武帝,也不是前明那些深宫天子。
冥顽不灵,终究会被淘汰……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