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4章 海上追踪抓嫌犯(1/2)

梦弟从梦中醒来,他听见刘傻子教授正在介绍可燃冰开采情况。刘傻子教授说:“天然可燃冰呈固态,不会像石油开采那样自喷流出。如果把它从海底一块块搬出,在从海底到海面的运送过程中,甲烷就会挥发殆尽,同时,还会给大气造成巨大危害。”

梦弟好奇地问:“不知道有哪些危害?”傻子梦石教授耐心解释:“在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开采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地实现对温压条件的控制,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的加剧、海洋生态的变化,以及海底滑塌事件等。”

科学博士说。“甲烷进入海水中后,会发生较快的微生物氧化作用,影响海水的化学性质。甲烷气体如果大量排入海水中,其氧化作用,会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氧气,使海洋形成缺氧环境,从而对海洋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带来危害。”

小燕子嘴快:“我知道,进入海水中的甲烷量,如果特别大,则还可能造成海水汽化和海啸,甚至会产生海水动荡和气流负压卷吸作用,严重危害海面作业甚至海域航空作业。”

科学博士:“开采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还会产生大量的水,释放岩层孔隙空间,使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地层的固结性变差,引发地质灾变。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则可能导致海底滑塌事件。”

傻子教授说,研究发现,因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分解,而导致大陆坡区稳定性降低,是海底滑塌事件产生的重要原因。钻井过程中,如果引起天然气水合物大量分解,还可能导致钻井变形,加大海上钻井平台的风险。

如何在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中对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所产生的水进行处理,也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天然气水合物在给人类带来新的能源前景的同时,对人类生存环境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梦弟问:“如何开采可燃冰呢。”科学博士说道:“可燃冰其开采方法,主要有热激化法、减压法和置换法三种。一是热激化法。利用可燃冰在加温时分解的特性,使其由固态分解出甲烷蒸汽。但此方法难处在于不好收集。二是减压法。有科学家提出将核废料埋入地底,利用核辐射效应使其分解。但它们都面临着和热激化法,同样的布设管道并高效收集的问题。三是置换法。研究证实,将CO2液化,注入1500米以下的洋面,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它的比重比海水大,于是,就会沉入海底。”

梦弟没有再问话,他打开梦幻帽的梦幻开关,梦见了一个透明小人。梦弟问:“你是谁呀?”透明小人说:“梦弟,我就是可燃冰呀。”

天然气水合物,可以通过底质沉积物取样、钻探取样和深潜考察等方式直接识别,也可以通过拟海底反射层、速度和震幅异常结构、地球化学异常、多波速测深与海底电视摄像等方式间接识别。BSR是地震剖面上的一个平行或基本平行于海底、可切过一切层面或断层的反射界面,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之下,还常圈闭着大量的游离甲烷气体,从而,导致在地震反射剖面上产生BSR。

梦弟知道,什么是可燃冰了;也知道,什么是BSR了。梦弟很高兴,醒了过来。他听见傻子教授在讲话。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貌标志,主要有泄气窗、甲烷气苗、泥火山、麻点状地形、碳酸盐壳、化学合成生物群等。在最近几年,德国基尔大学研究所通过海底观测,在美国俄勒冈州西部大陆边缘,发现了许多不连续分布、大小在5平方厘米左右的水合物泄气窗。泄气窗中,甲烷气苗一股一股地渗出,渗气速度为每分钟5公升。

在该渗气流的周围有微生物、蛤和碳酸盐壳。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量,是现有天然气、石油储量的两倍,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米国、日本等国,均已经在各自海域发现并开采出天然气水合物。据测算,华夏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为700亿吨油当量,约相当华夏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二分之一。

小明指着前方问:“那是什么?”计算机姐姐说:“那是钻井平台。”在浩瀚的南海上,屹立着一个庞然大物———“蓝鲸一号”钻井平台,它是一座37层楼高的大家伙,目前是我国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作业水深、最深钻井深度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近来,这里正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我国在这里成功实现了可燃冰的试开采。

梦弟问:“怎样开采可燃冰呢?”计算机姐姐回答说:“可燃冰,简而言之,即可以燃烧的冰块,是由甲烷为主的有机分子被水分子包裹而成,其热值比石油高许多,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储量据称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

刘傻子教授说,在人类日益为能源所困的今天,可燃冰的成功试采,自然是万众瞩目。因此,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布试采可燃冰成功,成为全球首个在海域可燃冰试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后,夸赞和质疑扑面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零零读书网 . www.fslll.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零零读书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