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常讲: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虽然两国还没有兵戎相见,但我想就这个问题,让大家说说各自的想法,可以吗?”秦仲殊看向清欢。
一直以来,清欢既不想,也不愿弄明白秦仲殊到底是什么身份。所以平时说话会注意着不牵扯政治方面的敏感人事。
但观他平日没脸没皮,却行事光明磊落,不是笑里藏刀,虚嘴掠舌之辈,倒不失为端方君子。
现在他讲到这一节,即然提出来问大家的看法,就是存了商讨之意。另一方面,若真要到了起战争的地步,家里人提前有心理准备,到时候也不至于措手不及。
还有,从秦仲殊的一言半语中,清欢猜测:贵和公主如果与自己不是同时期的人,也是一脉相承的华夏儿女吧…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三国演义》里的卷首语。
更是每个华国人耳熟能详的句子。
老乡想要守护的国家,自己能尽点绵薄之力也好。
“可以!但我希望今天的片语只辞,不管是对是错,不要心怀介意。并且,所有的只言片语,不传外耳。离开这个家后,不准再提起。可做到?”
秦仲殊面对清欢的直视,郑重点头。
“好,大家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吧,声音压小些。”
这样的国家大事,哪里是乡里巴人能够有想法的。
每日最多考虑的是怎样吃饱穿暖,让家人过上好点的日子。
能有什么看法?能说出什么道理?!
惟愿战争不起,家国和平。
…所以院子里一片沉默,战争的沉重话题让众人心里一片阴霾。
“没事,这只是秦仲殊游历时的见闻以及他对国家大事的推测。战争哪里是这么好打的,就算是西岳和亲不成,他们国家内部难道都支持打站?战争,从来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退一万步讲,西岳国真想打,不也得准备准备?”
话题有点沉重,即使家里人说不出家国大义,慷慨激昂的话,也不会指责抱怨,毕竟大景也是被迫的…
战争带给民众的永远是惊惧,恐慌。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只会带来危害和灾难。再完美的战争也会有它的缺陷,总会有人因战争而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多少家庭因为战争失去亲人,失去自由……
本来,清欢想让家人散了,不讨论这叫人糟心的话题。可若消除不了他们心中的惊疑,总会让人心中惴惴不安。
“我们来假设一下,贵和公主的冶铁技术是了不起的,伟大的。现在已有很多人家用上了铁锅,至少说明一点,军队的铁制兵器配置应该是到位的…
虽然我不知道咱们大景朝的兵力如何,既然有它国觊觎冶铁技术,说明了他们的兵器比不了我们大景朝。真到了兵戎相见时,谁输谁赢还说不准。
只要我们景朝上下一心,官、兵、民一体又何愁不胜?即然是被逼对战,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我们无畏无惧,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大景朝的。”
清欢发表了一番官方言论,又给家人垫底:“国与国之间开不开战,只是预测。就象我们种下庄稼,看雨水的多寡而判断今年的粮食产量,从而判断一家粮食储备的盈亏一样,也不一定准的。”
清欢又看看父亲:“爹,你看今年我们家的两亩高粱预计能收多少斤?”
“噢…往年亩产最好的有160斤,今年至少得200多斤。”
“往年种的几亩粮食够我们家人吃饱吗?”
“拌些野菜,差不多不饿肚子。”
“那,爹你再想想,往年咱们家种七亩地的庄稼,今年咱们家只种了两亩高粱,虽然还没收获。你觉得到明年小麦下来前,咱们家是不是要比以前差?”
“哪能哩,今年比往年哪一年都好来。”父亲想想提前买下的小麦,还有未收获的高粱,交了租子也会剩余不少。别说还有两亩地的黄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