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他只是考虑到风湿性心脏病是大病,而陈阳说的方剂是小方,却忽视了宋洛军说的这个问题,没有去多想,下意识的就去质问陈阳。
“我们学中医的,经常会听到一句话,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
宋洛军继续道:“同样的药物,不同的剂量,是能有着不同的效果的,就拿《伤寒论》中的方剂来说,很多经方加减变化,剂量增加减少,效果就不同。”
“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大药,用大剂量,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小方,用小剂量,这才是真正考验一位医生水平的。”
宋洛军看着众人:“其实如果你们去多读病案,多去研究一些名家就会发现,即便是一项以药物刚猛为主的火神派,也不是每一次用药都是大剂量,即便是以滋阴温阳为主的滋阴派也并非不开大方。”
“其实很多火神派名家,比如张石膏、陆黄芪、祝附子,他们用药好像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用量很大,可事实上你们从外人对他们的称呼就能发现,他们的特点不是用药剂量大,而是擅长使用某种药物。”
宋洛军道:“张石膏,一听就擅长用石膏,祝附子,一听就擅长用附子,只是因为他们对这个药物的药性很了解,把这个药吃透了,所以他们才敢去用大剂量,外人之所以觉的他们喜欢用大剂量,那是因为大剂量的方剂显得出奇,正是这个奇才让人记住了他们,而他们用的小剂量只是没人去关注,才觉的他们不用小剂量。”
“或许在他们一生的用药中,小剂量其实占比要比大剂量的占比重,只是没人知道罢了。”
“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偶尔做了一次胆大的决定,就会被人津津乐道,一个胆大包天的人,偶尔一次退缩,就会被人经常诟病。”
宋洛军道:“这其实就是人性,我们总是习惯以自已看到的东西去衡量,去批判,却很少真正的深入的去了解。”
“在临床上,是否用大药,是否用小方,这是非常考验医生水平的,我们要以患者的实际情况去衡量,而不是从患者的病症大小去衡量。”
宋洛军道:“首先我们要明白,所有药物进入体内,首先进入的是胃,脾胃是第一关,其次我们用药的目的是治病,治病是目的,所以在用药的时候,在剂量的考量上脾胃是否能承受,药量是否能治病,这两点才是关键.......”
宋洛军一番话,听的众人是如痴如醉,国手名家讲解,一些深度,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即便是陈阳也听的津津有味,不过旬佳宏却一句话也没有听进去,脑子中全都是各种胡思乱想。
“宋老不愧是宋老。”
文浩东轻声和文浩飞说着:“这一番话说的太棒了。”
“是呀,这些问题看上去浅显,我们却总是忽视,这就是名医和普通医生的区别呀。”文浩飞点着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