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手部分,两个人的架势是相同的,左脚向左跨步两脚与肩同宽,两手握拳抱于腰间,拳心向上,头左摆,目视左方。
这个起手式也跟少林的通背拳一模一样,但随后两个人展开对战的时候,一切招式就完全不一样了。
什么打虎靠山,二郎担山,双关铁门,金沙飞掌,顶心标拳等等招数的名字还是一样的,但具体施展出来的状态就如同换了一种拳术似的。
但天下的通背拳都是一脉相承,均是根据二十四势的框架演变而来。
也就是说,该拳由二十四个单打姿势组成。
而这二十四个单打姿势中的每一个姿势,一般根据击着点不同分三种不同打法。
又由于各个单打姿势可以任意组合,大组合五个一组,小组合三个一组,可以组成无数个套路,故有“千趟架子万趟拳,通臂出来一势打不完”的说法。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种拳法的最鲜明特点就是强调以猿背或猿臂取势。
比如双拳的出招动作,两条胳膊大部分情况下是没有任何弯曲的自然垂落或自然挥出,发力点是由腰背发力带动肩臂撩挂。
再衔接着甩膀抖腕,将力道集中于抖腕传至手掌的快速击拍。
而且每一个动作在练习时会跟身体发生剧烈的摩擦,伴随着动作的转换而发出冷弹脆快的“啪啪”声,绝对的赏心悦目。
但真正用于实战,这些花哨的变伴随音就听不到了,而是
转为了虚实分明的拳力或掌力的坚韧交错。
这种拳法练到极致时的状态不是双拳的力度,而是双臂如铁一样坚硬。
因而它作为华国武术史上的一朵武功奇葩,有着无穷的魅力,在历史上曾经以超强的实战能力著称于各门派中。
就比如此时场上两人的对战,掌如钢,腕如棉,双手相连快如流星,胳膊柔如皮鞭,大开大合的进攻防守实在是太好看了,而且普通人都能看出来里面的凶险。
因为他们的对战不是设计好了的套路,而是真正实战中的见招拆招,每一个细节处都充满着不确定性。
令人背里生寒的是,两个人都很快见了伤,车耕伤到的是手臂,一处衣裳破绽位置,已经肉眼可见殷透的血渍。
陈祖托则伤得是左手,虎口处明显有撕裂的痕迹,让半个手掌都染成了红色。
主持人几次走上来想提醒刘清山表演终止,均被他笑着摇头拒绝了。
那人绝没想到的是,更惨烈的场面还在后面。
车耕在一个翻滚之后,就捡起了地上的铁棍,再站起身抡圆了就是一棍扫了上去。
陈祖托却是没有撤身闪躲,而是硬生生用手臂挡住了铁棍,因此而发出一声沉闷的撞击声。
这个时候,那些懂行的武僧们都是眼前一亮,因为他们都听出来了隐隐的犹如金属质地的碰撞声。
要知道只有把这种拳法练至极强,才能让双臂硬如钢铁,但此时的陈祖托才多
大,看上去也就十五六岁而已。
他们不知道的是,年龄更大两岁的车耕,其真实境界已经达到了后天七层。
但他跟仅仅后天两层的陈祖托对战,已经把自身修为压制在了同一境界。
照理说,虽然强行压制下来了,身上筋骨皮的坚实程度却没有办法同样压制,加上修行经验的更丰富,也应该比对方强出不少才对。
可陈祖托打小就练习这套家传拳法,自身的境界虽然不高,可单纯通臂拳的强悍体质却是比才接触不到一年的车耕要强硬很多。
再加上车耕的有意放水,看上去陈祖托占尽了上风的情况才能会出现。
果然,没有持续几个来回,那根铁棍就被他一手夺了过去。
然后他的几下抡起,可是实打实地打在了车耕的身上。
以他目前的双臂坚硬程度,还不足以使用双臂去遮挡,就只能用背或者两腿去承受打击。
“砰砰砰”的击打身体的声音传出来,即便是武僧们都看得心有余悸了。
那可是真真实实的实战效果,不仅两个人的出手即为杀招,而且明显不是事先编排好的动作,其中的凶险可想而知。
好在,在车耕再一次被铁棍抡倒在地的时候,整个表演也宣告结束。
短短几分钟的实战表演,拳拳到肉的货真价实,可是把观众们给惊到了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