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无人的寝殿之中,彻王一人独醉,饮下一坛又一坛,却并没有丝毫的满足之感,只反倒觉得涌上来一股说不上来的寂寥。
自从彻王妃周曼身故,这座看似富丽堂皇的寝殿便不复从前。
纵使表面看起来没有任何不同,一切都照常运作,甚至看不出来这偌大的府邸缺少了一位女主人。可同时却又好像没有一样东西一如寻常,尤其是喜怒无常的彻王。他轻而易举的一句话便登时取了旁人性命,可自己的面部表情甚至没有任何轻微的转变。
无形之中,彻王的冷酷无情成了麻木不仁,顺带着将他拖入无尽的深渊。
“你的计划落空了。”
幽暗之中,有个熟悉而陌生的男声响起,迫使彻王不得不留意到他的存在。
其人正是洒金楼安插在大梁朝廷的探子,表面身份不过是寂寂无名的小寺人。可瞧他对彻王说话的神情姿态,哪有半分卑微胆怯。
彻王眉头微皱,不悦道:“谁让你进来的,滚出去。”
眼前的寺人毫不理会道:“留给你的机会已经不多了,大人的耐性也有限度。”
这话恰好踩在彻王的底线上,他索性借着几分酒意,反手抽出一把利剑,凌空推了出去。这一剑恰好贯穿小寺人的胳膊,将他整个人都钉在房梁之上。
其人既惊且惧,巨大的痛楚袭来,许久之后才反应过来,却又不敢喊出声来以防旁人怀疑。他只能勉强着尝试着将长剑拔出来,可哪怕是丝毫的动作都会带来难以预想的痛苦,一时间只能陷入僵局。
彻王冷眼看着,随即抬起一坛酒水灌了下去,好似眼前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与自己没有半点干系。
仿佛他没有反抗的动作,就会让这群人以为自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鲜血和刺鼻的血腥味便是证明,纵使大逃杀一般只会有唯一的幸存者,彻王也只会是那个最终屹立不倒的人选。
饮尽最后一滴酒,彻王索然无味地起身将长剑从寺人的身体中抽出来。面对着喷涌一地的鲜血,他不过是冷声道:“回去告诉他们,本王自有打算。要么,安安静静地等着;要么,就尽管来试试。”
极度的疼痛之下,止不住的血液顺着寺人的胳膊流淌着,他的面色苍白,只来得及踉踉跄跄地向外逃窜,岂敢有半句多言。
彻王目光冰冷,反手将那把长剑插在桌子上,恶狠狠地望着并不存在的威胁。
显然京都城外的那群北境人与他的安排不无关系,而之所以大费周章地动用洒金楼的人,将一个看似真真假假的消息做得确切,绝不是为了引瑞王上钩。
——
与此同时,荣远侯府中接连数日的喧闹总算是暂且消停下来,沈亦清终于不必疲于应付那些虚与委蛇的面孔。
沈亦清终于抽出时间,能够孤身前往燕夫人汤茵的住处,好好与她交谈一番。
还没踏进静谧而带有几分禅意的小院子,沈亦清便迎面对上李嬷嬷那张冰冷的面容。她总是给人一种严肃而有些讳莫如深的感觉,尤其对着沈亦清尤甚。
只是这次李嬷嬷并没有如往常一样带着严苛审视的眼神,反倒像是对沈亦清带有几分善意与温和。
李嬷嬷说道:“奴婢有罪,还请少夫人责罚。”
说话间,她的动作谦卑,甚至让沈亦清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错觉。要知道,李嬷嬷的冷面冷心在整个侯府都颇有些名声。不仅是对待那些身份低于她的下人侍女,便是赵嬷嬷、年叔也不会放在眼里。
就连主家人里,她也唯独只听从汤茵一人。
沈亦清赶忙道:“李嬷嬷,这是哪里话。”
李嬷嬷道:“都是老奴不识抬举,从前瞎了眼,以为少夫人会对少爷、夫人不利。老奴连番得罪少夫人,实在不可原谅。”
说完,她便不管不顾地开始掌掴自己,一连扇了好几个巴掌,沈亦清才来得及握住她的手,免得她继续伤害自己。
沈亦清道:“快住手!李嬷嬷言重了,我从没有这样想过。在其位、谋其政,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换做是我,忽然间有个名声不好的陌生人入门,不是顶撞长辈,就是与府里其他人作对,也很难相信她会是个好人。你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这很值得尊敬。”
她的眼神尽可能真诚,直教李嬷嬷更觉得自惭形秽,恨不能将头深深地埋下去。可沈亦清却觉得心上开阔许多,总归这算是和解的一种形式。
随后在李嬷嬷热心的引导之下,沈亦清转过那条曾几何时踏入过的回廊,在正厅之中望见叩拜在蒲团之上的汤茵。
也许是因为芸娘的缘故,沈亦清如今瞧汤茵的眉眼不再只是冷漠与无情,反而带了几分柔和与悲怆。
汤茵道:“来了。”
她的语气更多的是陈述,而非询问。李嬷嬷会意,微微低着头退了出去,顺带着将正厅的门严严实实地关上。
随即,她长身守在门前,宛如一樽毫无感情的木雕,动作机械而规整。
门内的沈亦清一时间不知从何说起,脑海中否决了一个又一个话题。纵使她平日里能言善道,此时却难得地觉得有些局促。
还是汤茵率先开口道:“你过来。”
沈亦清见她正缓缓睁开眼,向自己伸出正捻着佛珠的左手。她登时心领神会地双手捧了上去,扶着她就势站起身来。
汤茵道:“有劳。”
说这话的时候,她的视线在沈亦清的脸上流转了几圈,看不出情绪。直到汤茵的视线定格在沈亦清的手腕上,略微有些惊讶地留意到她的伤疤。
沈亦清赶忙抽回手,下意识地将衣袖向下拉了拉,故作轻松地说道:“都是以前太过不小心。夫人教训得没错,我这个人总是粗枝大叶,没有半点大家闺秀的样子。”
汤茵有些恍惚道:“我这样说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