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还有附近的李氏朝鲜义军与僧兵一起参与作战。
另一边急于雪耻的明辽东总镇左副总兵,穿着李氏朝鲜三叉齐腰甲军服,打着李氏朝鲜牙旗,混在李氏朝鲜军队中悄悄靠近南芦门。
这让一向轻视李氏朝鲜军队的幕府倭寇军们并不在意,反而从容的将兵力调往陷于恶战的北门中,直到他们看到李氏朝鲜部队中有露出布面甲以及齐腰锁子甲时,才发现里面有明军。
但是城下伪装成李氏朝鲜军队的明军,却已经和李氏朝鲜军队一起进攻了,先以李氏朝鲜军队打头阵,进攻城南芦门,明辽东总镇左副总兵则率部跟随着,驾吕公车攻上城楼。
明东征左副总兵与明东征左参将,下令用撞车,凿碎城西七星门、明东征右副总兵率兵直接攻破城西普通门,大明各路军队乘胜与幕府倭寇军展开了巷战。
激战时右军明蓟州总镇左参将:吴惟忠,在攻打北门牡丹峰时胸口中弹,但仍捂住胸前锁子甲大呼督战,率部攻克了峰顶。
而主将明东征提督的坐骑被倭寇铁炮队击毙,城西普通门巷战的二弟明东征右副总兵头上钵盂直顶头盔被击中掉落,却依旧指挥明军火铳队与步兵进攻。
虽然明军的单兵火力(指当时万历年间的各类火铳威力)不及幕府倭寇军队的铁炮火绳枪射程远、穿透力大、精准度高,只有部分明军装备了与幕府倭寇火绳枪队差不多杀伤力的鸟铳而已!
其余明军大多数都还在使用,较为原始的;单眼铳、双眼铳、手铳、铁铳、铜铳,等杀伤力不强的火器,要么就是诸如;三眼神铳、四眼铳、五雷神铳、六眼铳、十方铳,等射击密度大,但精准度不高的火器。
不过好在明军火炮营装备了数量众多的各类火炮,尤其以方便携带的虎蹲炮,给与了幕府倭寇军队最重大的杀伤力。
幕府倭寇军队的弱势,恰恰在于他们国内几乎没有各类火炮,而明军的火器,又恰好是以各类大炮为主、射程远、威力大。
还有就是幕府倭寇将领和倭寇士兵们缺乏躲避炮弹的经验,再加上武士道的不怕死精神,让他们作战时,往往都是死了一批又上去一批。
这直接成为了明军大炮的活靶子。
倭军他们的主要火力,就是以火绳枪(铁炮)为主的火器,毕竟安土桃山幕府国内缺铁,且军队为各国藩主私有,无法充分调动一切资源统一制造。
无论是武田家、织田家,还是德川家,即使是动员幕府全部力量,也只能制造出射程一二百米的小臼炮而已,因此火炮主要装备在幕府倭寇军队的水师船队上。
即便如此,幕府倭寇的水师火力还是弱得可怜,还有就是幕府倭寇军队士兵的盔甲,基本上都是以竹制盔甲为主的斗笠。
只有少量的武士才可以穿铁制盔甲,大部分的武士和足轻(轻装步兵)是以竹制盔甲带斗笠,甚至没有盔甲!只是穿布片而已,故此明军一刀就可以击毙一名幕府倭寇。
而幕府倭寇军队则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砍裂,以破开明军普通士兵的布面甲(铁甲)。
在加上明军的辽东铁骑兵团,全都是装备了一整套盔甲的齐腰锁子甲,所以幕府倭寇军无论是在装备上和单兵格斗上,都远远不是大明北方士兵的对手。
更何况辽东明军骑兵,很多都是常年和北方游牧民族漠南蒙古部作战的精锐士兵。
陆地上的幕府倭寇军队步兵,也仅装备了火绳枪,显然排成密集阵型的幕府倭寇军队,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明军火炮有多大的威力?
就这样幕府倭寇军队毫不躲避地被,明军炮火给一片片轰倒,而他们手中的火绳枪射程还不及明军火炮的十分之一。
其中幕府左兵卫少尉:后藤加义,在北门牡丹峰被明军击毙。
紧接着幕府左兵卫佐:久野重胜、幕府龙右卫门:池边永晟,被明辽东总镇左副总兵:祖承训,给一刀击毙。
明铁岭卫游击将军:李有异,则斩杀了幕府判官右卫门尉:小川成重,但却被周围的幕府士兵用钩子,给钩落马下,惨死于几十名幕府士兵的乱矛中!
平壤府外围的据点先后被拔除,城北、城西、城南三面被明军围攻,倭军已经陷入危机状态,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但明军也不愿意强攻破城,而是在明东征提督的指挥下,开始鸣金收兵退还大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