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的脸色暗了下来,他几乎可以透过天幕的描述,想象到当时的光景。
皇帝和太后刚死,竟然无人关心丧礼,还要荣寿公主出面。
他不关心这两人怎么样,他在乎的还是大清当时的情况。
究竟要忙乱到什么地步,才会这样?
嬴政似有所感,说道:“人死如灯灭,生前再权势滔天,死后也不过化为枯骨,谁还在意呢?”
众人知道他这是想到了自己,都不敢说话,角落里的李斯更是深深低下了头。
【从性格和经历来看,荣寿公主似乎就是一位有能力有身份的传统贵族女性,这样的女性在历朝历代都不少见,但她的见识其实并不局限于宫廷。荣寿公主会一点外语,尽力地了解外国,与外国的公使夫人交际往来,国内外的贵妇们想要拜见慈禧太后,也都是这位公主一手安排,这也得益于慈禧太后对她的信任,其他人对她也非常敬畏。满清倒台后,荣寿公主余威尚存,收留了不少遗老遗少,直到七十一岁去世。如果荣寿公主能像德龄公主一样多了解一番世界,想来能更好地辅佐慈禧太后了。】
【这里说的德龄公主,并非真正的满清公主,她是清朝官员之女,后来随父出使日本,又出使法国,期间长达六年,这六年的时光开拓了她的眼界,不仅学会了外语,还对各国国情都极为精通。德龄公主无疑是一个幸运的女性,能从保守而腐朽的清朝中脱离出来,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这让她成为一名思想先进、眼界广阔的女子。十七岁那年,德龄随父亲回国,正好当时的慈禧太后急需与外国夫人们交流往来,听说德龄公主精通外语,便把她和妹妹容龄召入宫做了女官,为慈禧太后担任翻译,妹妹容龄还是一位出色的舞蹈家。】
富察皇后一叹:“若慈禧太后也有这样的经历,见识和思想,很多都会不一样。”
这是很难实现的,慈禧太后出生在传统的满族家庭,不可能去外国生活。
以当时对外来势力的警惕,若是真的去了,大概也不会成为后妃。
她对乾隆皇帝道:“皇上,大清在外语方面的人才,是不是有些欠缺了?”
乾隆皇帝一怔:“有吗,我大清也是有精通外语之人的。”
富察皇后道;“可精通外语的女子,却很少吧?”
“皇上可以想一想,此番过后,大清必定要打开国门,与洋人交流,而洋人也是有妻女的。”
“到时,大清的夫人们少不得要和这些洋人女子来往啊!”
乾隆皇帝神色一顿,显然是她说对了。
【然而,德龄姐妹只在紫禁城呆了两年有余,父亲因病到上海医治,趁父亲病重,姊妹二人干脆脱离宫廷去了上海。清朝的宫廷生活并不快乐,受到西方教育熏陶的姊妹二人无法忍受宫廷中不自由且危险重重的生活。父亲去世后,德龄与一名美国外交官恋爱结婚,婚后,她根据自己的回忆,写下了《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让国内外不少人都了解了真实的慈禧太后。后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国内抗战爆发,宋庆龄女士发起保卫中国同盟,让海外华人、华侨也参与到抗战中,德龄也追随其左右,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