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挺之重重一叹:“读书为的是明理,其次是治天下,明诚这孩子连理都不明白,又如何治天下?”
身为父亲,他希望儿子能够平安,可作为一家之主和朝廷官员,他更希望儿子有骨气一些。
赵夫人道:“你说得轻巧,孩子们又不懂兵法武学,如何能够抵御金人?”
赵挺之反问道:“那些宁死不屈的士大夫们,难道就懂了么?”
说句不好听的,大宋有几个文官懂军事?可不懂归不懂,骨气总是有的吧?
赵匡胤道:“终归是怕死啊!”
他并不觉得诧异,再看过秦桧等人的卖国行径后,他对于赵明诚逃跑的行为已经不在乎了。
一个文弱书生,跑了也就跑了,就算他不跑,也未必能有什么用。
李清照道:“明诚这个人……并非大奸大恶之人,可他这么做,真的很让人失望。”
她不希望赵明诚去死?可赵明诚这么爽快地跑了,更让她无法接受。
最为痛苦的是,朝中如赵明诚一般的人不在少数,光复中原大概也只是一句空话罢了。
他们连与金人打仗都不敢,何年何月能够收复中原,一雪前耻?
【李清照大概也是这么认为的,当她与赵明诚乘船来到乌江上,她写下了一首振聋发聩的《夏日绝句》,全诗是这么写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的意思是,人生于世间,应该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人们至今仍怀念项羽,他宁愿死都没有回到江东。项羽其实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他一生中犯过许多错,也做过很多不好的事情,但他实在是一位豪杰人物,尤其是他在败给刘邦以后,宁愿死都没有选择逃回江东,更是证明了他的气节所在。】
【有人说项羽不应该自杀,若他能回到江东,未尝不可卷土重来,但他选择自尽,也算是不负英雄之名。李清照写这首诗,当然不只是指责赵明诚的懦弱,她真正的目的,是指责整个南宋朝廷的软弱。赵明诚临阵逃脱已经很丢人了,而朝廷上下还有无数个赵明诚。项羽宁死不退,而南宋朝廷却唯恐自己退得不够快,宁愿向金人卑躬屈膝,也不敢与金人决一死战,只顾着自己享乐。】
哲宗面红耳赤,也愈发痛恨徽钦二帝。
两个千年难遇的窝囊废,连带着本就名声不好的赵宋皇室更加招人嫌弃。
他只恨徽钦二帝没能死在金人手中,也恨赵构那厮全无家国大义,只顾苟且偷生。
赵匡胤有些迷茫:“大宋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