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什么事?
朱怀揉了揉困倦的眼睛和凌乱的头发,满腹疑惑。
大清早的,这姑娘到底犯哪门子邪了?
朱怀抬头望向窗外的天色,才发现现在已经不早了。
昨晚在皇宫陪老爷子待得太久,以至于今天起床晚了。
外面正下着细雨,朱怀走到书桌前,打开窗户,屋里顿时变得明亮起来。
“这丫头刚才在看什么呢?”
他随便瞥了一眼书桌,正准备转身去洗漱,刚迈出几步,又返回来,呆呆地看着桌上的图谱。
他愣住了,这不是李景隆送来的画吗?
原来赵檀儿一直在聚精会神地看这些啊?
一个女孩子为什么会盯着这种东西看呢?
朱怀笑了笑,怪不得人们常说女人一旦色起来,男人就靠边站了。
朱怀狡黠一笑,转身去洗漱了。
大明宫殿前,文武百官早已分批进入了奉天殿。
昨日还斗志昂扬的陈泽中等御史言官,如今却像斗败的公鸡一样,萎靡不振。
这群御史言官们面色苍白,捂着腰,显然整夜都在翻红薯称重,对他们来说这样的劳累实在是难以承受。
朱元璋的目光在众臣之间徘徊了一会儿,然后似笑非笑地问道:“你们前几天争论的问题还没有定论,现在大家都再来说说吧。”
傅友文得意洋洋地出列,扫视四周,大声说道:“微臣,支持出海!”
大殿上陷入了长时间的寂静。
朱元璋语气严肃地询问兵科给事中陈泽中和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王朗:“二位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两人叹了口气,陈泽中上前一步,恭敬地道:“启禀皇上,这红薯的确很神奇,每亩地产量竟然能达到三十多石。”
“如果能引进更多的海外作物,那么大明朝的粮食作物种类就会大大丰富,面对自然灾害或人为祸患时也能更加从容应对。”
“我全力支持傅侍郎提出的出海建议!”
眼前这亩产三十余石的粮食实实在在地摆在各位官员面前,再也没有人胆敢质疑。
粮食充足,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人民安居乐业,官员们才能更好地治理大明江山。
虽然出海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但从长远来看,其带来的益处似乎足以抵消这些损失,因此再也没有大臣表示反对。
看到无人反对,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既然如此,兵部尚书何在?”
茹太素急忙出列应答:“微臣在此!”
朱元璋指示道:“你兵部负责牵头,与工部自今日起开始建造船只。”
他还下令傅友文所在的户部每月从驿站收入中划拨一部分款项作为工部造船预算,确保造船事宜不得耽误。
同时,大明的虎蹲炮、火铳等火器也要同步制造起来。
因为出海面临着诸多未知风险,他不愿看到大明的儿郎因海上匪徒而丧命,同时也希望借此向海上诸国展示大明的天威。